我的學費感恩見證 (博三末) | 黃苹

我大概國中就想過要讀博士,因為在台灣這種競爭的產業鏈中,我知道如果要享受跟父母一樣的生活與社會位階,我需要有個最高學位。後來也不知不覺走上了教育之路。2017年在最後時間申請了丹佛大學,只因為弟弟在丹佛,教會的人也認識一些,有個照應,他們也願意收我,老師還在面試中提到我不用擔心剩下的學費,「應該」很容易就可以在學校找到工讀機會。我萬萬沒有想到,工讀機會的收入可以差這麼多。


從小,我也一直在存錢,我沒有什麼物慾,以為存到的錢就可以夠我去美國念書了。在印度的三年,我也存下了一筆錢,打算未來可以在美國過舒服一點。沒想到,我帶去的一年存款,在一學期內就直接用完了。來就讀之前,系上寄來這個獎學金的信函,我也沒多想,以為這應該可以包括大部分費用,我跟陸陸就傻傻地來到美國。
獎學金金額


許多人都以為在美國念博班,就應該有全額工讀或獎學金,沒錯,在很多理工類組中,經費充裕,教授優秀,就可以照顧廣大研究生,但我來美國念的是教育行政,我們學校又是私立的,系上老師就五個,經費優先給「真正」的國際學生,因為他們只能在校內打工。我,身為一個雙重國籍的學生,老師認為我可以去校外工作,同學覺得我的優勢就是出去找個教職,其實沒人知道我跟一般國際學生一樣難找工作,只是我還百口莫辯,因為大家都認為我有優勢。

在過去這快三年的時間,每個學期,我都在找工作,第一年用爸爸的錢,我也在校內努力打工,可總是追著學費跑。DU的學費是學分制,全時間(full-time)研究生需要一學季修八學分。這裡也需要聊聊什麼是學季(quarter),美國很多私立學校會用十周一學季的方式,然後一年可以有四學季的時間讓學生修課。這有兩個優點,一個是學季短又紮實,沒有浪費時間的問題,一開學過兩周就差不多要期中考,然後就一路忙到期末了。學生可以快速畢業,學校也可以收入比較多。缺點則是學生的學費會多很多,在忙碌學業同時,很多學生半工半讀,還是無法賺到足夠的學費 (關於學期與學季的英文文章)。我的身分可以讓我少修課,所以本來應修兩門課時,我如果沒有足夠的經費,我就修一門,甚至可以休學,等存到錢之後再回來修課。DU居然每年還增加學費金額(學費列表),獎學金卻沒有任何增加!!!

第一年結束時,我跟上帝求工作,求一個研究或行政助理(Graduate Assistant)職,這樣在學校就可以學費全免,甚至可以有每月津貼。但我一再申請,都沒有申請到。同時神也啟示我,要我依靠他,不需要再擔心經濟問題。從小到大,我從沒缺過錢,也在一個賦有優勢的家庭中長大,念的是媽媽的學校或國立大學,爸媽的職位也有教育費減免等,學費根本就不是我會想的問題,打工有一陣沒一陣,都是做家教的工作,從來沒有進過餐廳與服務業。我記得我曾經在中興大學旁的麥當勞遞出我的履歷表,希望有點經驗,主管嫌我不會打扮化妝,直接在面試中問我如果工作後會不會化淡妝。所以我的學生生涯就在校園跟教育類的工作度過。可總沒想過在美國的日子是如此辛苦。


博二,我進入語言中心當小老師,工作簡單,也適合我人來瘋的個性與專業,只是時薪只有$13,一周也只能做10小時。中文學校每周兩小時,我另外在家裡接了幾個家教學生,曾經在餐廳打工,看著學校老師不給小費。系上老師暑假也給了我工讀機會,勉強湊到學費。我總是在快交學費時,看著自己的戶頭,禱告薪水趕快進來。神是信實的,在這麼考驗信心的過程中,我的薪水總是在繳學費的前幾天進入帳戶,然後學校扣款,我的戶頭再次恢復到幾百塊(也就是台幣大概幾千塊)的狀況。我記得我常常在小組的代禱事項都是有夠用的學費。也因為我的語言優勢,我參加了當地的培訓,成為約聘的口譯,偶爾交到醫院或學校的工作,我就到場服務,這樣的工作也讓我看到移民的辛苦,對我的視野有相當大的轉換。每周在三個工作中周旋,有時有四個工作,常常讓我疑問自己在這裡唸書到底是為了什麼?

面對許多親友的詢問,他們認為我應該直接用老爸的錢,事實上我爸爸也非常慷慨地準備了我的學費,我可以隨時使用。但我禱告中一直覺得要試試看神的信實,如果我選了簡單的路,我就沒有給神彰顯它能力的機會了,不是嗎?所以我咬緊牙關繼續打工,謝絕的老爸的支持。同時,陸陸終於可以開始工作後 (如果有人有興趣,他申請綠卡的過程也可以寫成一篇),他負擔全部家用,他的薪水也不夠我這貴桑桑的學費,所以我們協議分開努力,他不用擔心我任何的學費,我相信神說他會供應就會供應。就這樣,一年、四個學季過去,我走走停停,放下自己要準時畢業的壓力,真的看到神豐富的恩典。

博三,獎學金減半,我必須再找語言中心之外的工作。暑假時,我再度投了履歷給各大學的中文項目、行政職位,不下二十個職位,全部落選(哼,根本沒有因為有身分就多什麼優勢好嗎?)。在課程繁忙與只有一台車的狀況下,我沒有考慮到當地中小學去教中文,雖然我知道我可以,但我來美國進修就是要離開中小學,進入高教...真的沒辦法說服我自己再回到中小學的戰場。

這時,在Oregon 的研究所學妹淑汶突然給我六個遠距的家教學生,我從來沒有做過遠距華語教學,跟他討論了好幾次之後,硬著頭皮上場。校內中文系主任也介紹了同事的高中兒子給我,我們也就這樣開始了全新的遠距教學。感謝主,我在這兩年內已經有教美國學生的經驗,所以我的收費也比較高昂,感謝家教父母的支持。我常想,為什麼念到了博班,還在做跟研究完全無關的事情,不是應該跟著老師做研究、做一些系統性的政策議題嗎...

遠距課程


同時我也申請了聯邦政府的獎助學金(FAFSA),也就是我的工讀金。學生可以在校內外找可以申請聯邦經費的職位,由政府來支付工讀薪資,也意味著,如果經費停止,這種專案的職位也會消失。這種工作只有美國公民或居民才可以申請,因此我就在校內找了學生事務處的包容與平等教育組 (Inclusion & Equity Education, IEE),這種概念在美國的大學非常常見,但中文卻還沒有一個適合的翻譯或相關的議題。我的工作大概就是在找資源,做一些活動,讓大家對於多元性更有覺知,其中一提包括,種族、宗教、語言、性別&性向(尤其是這兩個,因為受到的壓迫非常大)、社經地位等。他們願意聘我這個國際學生也真的很勇敢。我很感恩我能進入這一組來了解美國教育的訴求。我終於有種學以致用,並且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感覺。IEE的時數彈性,我也做了很多跟語言教育之外的案子。如今,博三已經唸到尾端,上周薪水進來,又剛好可以付我下周的最後一次分期。

第四年,理論上我應該課都修完了,專注寫論文,但也因為我之前少修學分、休學等,我還有四門課(16學分)要修,論文也要修一共十個學分(什麼東東!)。最近碰到疫情的狀況,我七個家教學生少了五個,語言中心工時也因為遠距關係減少,聯邦工讀金也在六月將用完,我又回到一個要找工作的時間。今天,就在今天早上我起床時,我想著上周國際處研究助理的面試,他們跟我說周五會通知我,去年其實同樣的工作我已經面試落選了,今天已經周一,我還沒收到通知,所以起床後就禱告說如果沒有選上這個工作,上帝啊,你要供應我~~我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了。打開手機直接看到工作聘任信,我一整個興喜若狂,我入選了!

GA錄取信

這個工作將減免一年學費(共30學分,所以我可以修其他興趣課程),並加上每個月的津貼,完全夠用我接下來一年的所需。感謝主,讓我熬到第四年終於可以不用月月擔心學費,我也可以專心工作與學習,不用擔心家教學生隨時會離開,不用擔心每一個小時的時薪,神再一次讓我看到他說到做到,這兩年我們可以經濟獨立,完全因著他信實無邊,在我最需要時給我恩典!!!

當然,我也要謝謝我的慢郎中陸陸、我的爸媽、家人及我的閨密如如、阿美、Ketty、Besty一直代禱支持、安慰、鼓勵與造就我。


我的邀請

如果你想更認識我說的這位上帝,歡迎跟我聯絡 chaiwithping@gmail.com,我很樂意跟你聊聊,不用急著做決定~

留言